

發展蕨菜------提高收入的好途徑
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------石元亮 博士生導師
一、概況
1、蕨菜及其功能
拉丁學名:Pteridium aquilinum (Linn.) Kuhn var. latiusculum (Desv.)Underw.ex Heller
英文名: Herbal Eastern BrackenFern
鳳尾蕨科,是著名的山野菜,又叫龍頭菜、如意菜、拳頭菜。用它所烹制的菜肴色澤鮮綠,質地軟嫩,清香味濃。
蕨菜藥用功效:
蕨菜中的蕨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能清熱解毒,殺菌消炎。蕨菜能擴張血管,降低血壓。蕨菜還可以止瀉利尿,所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,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,能清腸排毒,民間常用蕨菜治療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。常食能補脾益氣,強健機體,增強抗病能力,并能減肥。
蕨菜富多種含氨基酸、維生素、微量元素,還包括蕨甙、甾醇等特有的營養成分,被稱為“山菜之王”。每100g蕨菜嫩葉含胡蘿卜素1.04mg;維生素B2 0.13mg,維生素C 27mg;每100g干品含蛋白質6.6g,脂肪0.9g,糖54.2g,粗纖維25.5g,維生素C 3.0mg,維生素E 0.53mg,維生素PP 2.7mg,。同時含有鉀、鈣、鎂、鐵、等營養元素,有利于身體健康。
全國均有分布,但以長白山的品質最好。
2、蕨菜的食用消費
中國---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
從南邊的海南島到東北的黑龍江都有蕨菜生長和食用蕨菜的習慣,蕨菜種類很多:鳳尾蕨,薇菜,猴腿,廣東菜,水蕨菜等等。
國外---歐洲的英國、德國等;美國;南美、大洋洲,亞洲都有蕨菜分布。
亞洲---喜歡蕨菜,日本、韓國、中國尤其喜歡蕨菜
日本是主要消費國,他們認為蕨菜有抗輻射和抗癌作用,二戰美國投放了原子彈在日本,在焦土上最先長出來的是蕨菜,因此認為蕨菜抗輻射能力最強;我國也有蕨菜炒羊肉有抗癌的說法。
日本東京約有4000家飯店需要蕨菜,面條放上5-6根蕨菜段,價格可以提高50%以上。
3、出口貿易情況
我國每年出口蕨菜(干)
2009年------4300噸------3400萬美元
2014年------1600噸------1300萬美元
吉林省最多出口量6萬噸/年,現在幾乎是0。
二、產量與收益
1、蕨菜的產量
農田種植---700—800kg/畝,高產的 1200kg/畝
荒山種植---350—450kg/畝,高產的 500--600kg/畝
2、畝收益
我國長白山蕨菜深受廣大群眾歡迎,也受到日本及韓國百姓的喜愛,由于資源緊缺,市場價格一直在上升。
山區的各縣市級市場價格:
最先上市 34~36 元/公斤
生產盛期 14~16 元/公斤
最低也要 7 元/公斤以上
農田蕨菜成本與效益 (1畝地/年)
項目
時間 |
費用 |
收入 |
效益 |
備注 |
||||||
種苗 |
農田費 |
機耕費 |
化肥農藥 |
管理費 |
產量 |
單價 |
銷售收入 |
|||
第一年 |
2000~7000 |
350 |
100 |
150 |
800 |
0 |
20 |
0 |
-8400 |
投入種苗,沒有收入 |
第二年 |
0 |
350 |
30 |
180 |
500 |
800 |
20 |
16000 |
6540 |
盈利 |
第三年 |
0 |
350 |
30 |
200 |
500 |
1000 |
18 |
18000 |
16920 |
盈利 |
種植蕨菜第一年總投資約8400元/畝,種苗費和栽植用工等費用;第二年達到豐產期,每畝地純收入6500元以上,還清全部投入;第三年以后,每畝收入1.6萬元以上,可以持續獲利15年以上。
荒山種植蕨菜的成本與效益(1畝地/年)
項目 時間 |
投入費用 |
收益 |
備注 |
||||||||
種苗 |
黃山費 |
整地費 |
化肥農藥 |
管理費 |
總投入 |
產量 |
單價 |
銷售收入 |
效益 |
||
第一年 |
1800~6300 |
35 |
200 |
150 |
800 |
7480 |
0 |
20 |
0 |
-7400 |
投入種苗,沒有收入 |
第二年 |
0 |
35 |
30 |
180 |
500 |
745 |
300 |
20 |
6000 |
-1425 |
小產量 |
第三年 |
0 |
35 |
30 |
200 |
500 |
765 |
450 |
18 |
8100 |
7330 |
補償全部收入 |
荒山種植蕨菜,每畝地一次性投資近7400元后,第二年畝產可達300kg左右,即可達到第一年投入的70%,第三年每畝地即可受益近8000元。山區農民可以視經濟情況逐步發展,每年可以投資種植3-5畝地,到第二年即可利用已獲得的收益再擴大種植面積。
注:按價格10元/斤 計算。
3、效益對比
與玉米比:
長白山區農田種植普通作物玉米,畝產平均為 650斤-750公斤/畝,玉米價格較高時可達到1.6元/公斤,則每畝地收入1040元-1200元。玉米每畝成本約715元/畝,其中耕地350元,化肥140元,種子25元,農機費100元(包括耕翻打壟和播種),人工費100元(鏟1次,打藥1次,收獲),則總投入715元/畝,凈利為325-485元/畝,去掉人工和土地450元,約合750—900元/畝。農田蕨菜年收入(凈利)16920元/畝。
荒山種植蕨菜也可達到 7300元/畝的凈利潤,分別是種植玉米的 34 倍和 15 倍,可見收益可觀。
與人參比:
目前山區種植人參的收益較高,但是不穩定,山地已經禁止種植人參,即便是效益穩定也不能大面積種植;農田種參,一畝地投入16.6萬元/畝(其中參苗(中貨)9萬/畝,人工、棚布、架材、鐵線、農藥、肥料7.5萬元/畝,土地費與機耕費0.14萬元/畝),二年后可一次性賣出21萬元/畝,利潤4.4萬元/畝。
農田種人參須讓土地休閑一年,中貨要在地里生長2年,共計3年時間,平均每年收益1.46萬元/畝/年,年回報率為 8.79%。
種蕨菜每年的收益率為 95.1%,投入產出比遠高于種植人參,并且一次性投資少。和種參比蕨菜不存在病害危險,而人參經常會全部腐爛或發生銹斑病造成虧損。
種植蕨菜對長白山區是一個投資少、收益高,適合農民自己操作的富民項目,發展蕨菜可以使東部山區的荒山得到開發利用,并且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,是國家支持項目。
三、蕨菜栽培技術介紹
1、蕨菜栽培技術(農田栽培)
(1)選地
蕨菜屬低等蕨類,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,自然狀況下靠地下莖的擴展延伸進行繁殖,其抗逆性較強,適應性較廣,喜歡濕潤、涼爽的環境條件,東北的蕨菜抗凍,在室外可以安全越冬
蕨菜喜歡生長在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上,土層要深厚,排水良好,土壤PH值一般要求6-7,即中性和偏酸性土壤生長較好
蕨菜栽培要選擇有機質含量高,保水保肥的緩坡或緩平地塊;要有水源,在需要時能進行灌溉補水
坡地要選擇半陰坡為佳,避免選擇正陽坡,防止陽光直射造成土壤失水過快,影響產量和品質
(2)整地
種植蕨菜整地包括耕翻和施肥改良等,土地要重施有機質及有機肥,有機質可以選用泥炭,也可以選用山皮土,用量3000-5000kg/畝。配合施用腐熟好的優質有機肥2000-3000kg/畝。整地前施用45%復合肥50-60kg/畝,將上述有機質及肥料均勻撒施到田面。
施用有機質前,將地深翻一遍,耕翻深度達20cm,然后撒上有機質和有機肥料??吹貨r決定,如是熟地,可撒上有機質旋入土中。深翻可在前一年夏秋季節進行,也可當年的春季翻耕。
施肥要在種植前進行,施后旋耕,使土壤的大坷拉破碎,并將肥料混入土壤中,旋耕后馬上栽植。施肥及旋耕要緊密銜接,避免整地太早雜草多。
(3)栽植
蕨菜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,以幼嫩的葉芽供食用,正常蕨菜根狀莖細長,在地下15~20cm處匍匐延伸。其抗逆性很強,適應性廣,喜歡濕潤、涼爽的氣候。植被覆蓋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。對光照不敏感,但是陽光照射太強會加速蕨菜老化,蕨菜喜半陰性條件,對水分要求嚴格,不耐干旱。具體生長規律為:5月中下旬出苗,6月中下旬采收結束(東部山區)。出苗后7~10天為嫩莖伸直生長期,之后進入展葉期,經40~50天到8月中旬展葉結束,生長停止。一般株高1m左右,展葉7~9層,9月中下旬地上莖葉變褐、枯萎,進入休眠狀態。
選用無病健壯的蕨菜苗進行栽植,株行距50cm ×50cm 或50cm ×60cm,保持畝苗2000-2600株/畝,橫山坡沿等高線進行栽植,不打壟平栽,將整好的耕地按1.6-2.0m的寬度栽植,中間留60cm的作業道,1.6m床栽3-4行,2.0m床栽4行。采用穴栽,刨坑15-20cm深,將苗直立栽植,栽植時要保持苗根莖部稍低于土面,栽好后苗是在坑底部,秋后莖枯培平土。栽后澆透水,栽植時不再施肥,以提高成活率
蕨菜的栽植時間:4月中旬--8月中旬,栽植后要保證有一個月的綠苗期,便于儲蓄營養,避免影響第二年的出苗率。
苗區寬1.6-2.0m,留一條作業道(60cm左右),作業道南側可以適量栽植少量遮蔭植物(如,刺五加等)。
(4)田間管理
A、雜草的去除
整地后栽植前要用除草劑進行封閉,可以使用“施田撲”全面噴霧。當蕨菜緩苗后如果雜草多可以鏟一次,但是當栽植二個月后由于蕨菜根系已經向兩側伸展,因此,不能再用鏟地的方式進行除草,只能用人工的方式薅掉雜草。第一年的前2個月由于蕨菜苗株弱小,需除草1-2次。第二年以后蕨菜已長大,郁閉度高,每年春季過后葉片即可展開,因此,雜草會相對較少,如果過重,可以選用精禾草克一類對蕨菜安全的除草劑控制雜草,對于闊葉雜草可以用人工方法除去。
B、水分管理
蕨菜喜濕,但是不抗澇,天氣干旱時要適時澆水,澆水方法可以用噴灑、噴灌、微灌及滴灌的方式進行,如果夏季7天以上沒下雨,應進行灌水。入冬上凍前澆一次水。
蕨菜不喜歡長時間泡水,如果地勢平坦,降水過多,要及時挖溝排水。蕨菜根系如果長時間泡水會腐爛,導致死苗。
C、施肥管理
蕨菜的生長主要集中在春、夏季,到8月下旬蕨菜基本停止生長,因此,施肥應集中在中前期。蕨菜生長吸收鉀量相對較高,而對氮、磷需求量相對較低,因此,在施肥時要注意補鉀。在移栽緩苗后(移栽一個月后),要追施NK肥10kg/畝,可用7kg/畝尿素加3kg/畝硫酸鉀混合后追施一次。
栽植第二年以后要在春季出苗前(地表化開3-5cm時)施用15:15:15的穩定性復合肥50-60kg/畝,同時施用優質有機肥2000-3000kg/畝,撒到地表后用耙子摟入土層內(3cm),以提高效率。
生產田塊在每年的七月上旬,每畝地施用尿素7kg加硫酸鉀5kg,雨前撒施到地表,或撒施后澆水,使肥料滲到土層里,防止損失。九月中旬施一次肥,為地下莖儲備營養。
D、遮蔭植物設立
蕨菜喜歡半陰半陽的環境,如果陽光過足及高溫,會加快蕨菜的頂端葉片伸展速度,加速老化,使產量下降,同時會縮短采收時期。因此在種植時應適度設立遮蔭植物,可以選用刺五加、榛柴等小灌木,沿作業道東西向栽植,適度遮擋陽光,設植時可以和蕨菜同時栽種,也可以后補植,遮蔭植物可以根據地形及種植蕨菜床的寬度進行高度與密度調整。農田種植蕨菜可以通過架設遮蔭網來遮擋陽光,可以在春季蕨菜出苗前設立遮蔭網,降低光照使蕨菜生長粗壯、高大提高產量和品質,采收后即可撤除。
E、病蟲害防治
蕨菜由于出土及生長的較早,加之抗病性強,因此,蕨菜病蟲害較少。高密度生長時,春季會有立枯病,如果密度過高,可以適度的應用多菌靈或福美雙防治。
(5)采 收
栽植的蕨菜要在第二年才能達到采收期,豐產期蕨菜每平米的密度應達到100-140棵,可采收的地上部株高25-45cm,每平米產量約為1.3-2.0kg。蕨菜是靠地上部分光合作用積累營養蓄存于地下莖,使地下莖生長加快,延展分枝,并分化出更多的芽,保證地上發出的蕨菜又多又大。因此,在蕨菜采收時要保留1/3-1/4的株體,作為合成營養的源,可以在垂直作業道每隔1-1.5m留25-30cm的區間不采收,確保每一棵蕨菜都有地上植株供應營養物質,第二年再采收時可以移動保留區的位置,以便營養均衡。
蕨菜出口要求兩頭各切一刀仍有20cm,并且不伸巴掌。
第2年春天,當蕨菜高25~45cm時可以采收。蕨從地下根莖上抽出一個個新莖,莖的內部質地疏松柔軟、空隙密布。這種剛剛萌芽出土的新莖就是蕨菜,新芽長出3~5天(以上面的拳形葉片未展開為佳,大致高度25cm-45cm)后即可進行第1次采收。這時的蕨菜最好吃,葉柄幼嫩,小葉尚未展開,鮮嫩細軟而且營養價值最高。出土10~15天后采收第2次,1年可連續采收2至3次。3次以后再長出的蕨菜將全部保留,用來增加地下營養,保證來年豐收。如果摻雜有晚生蕨,采收期可持續到8月中旬。此時,雖然留下的蕨菜葉片已展開,但株間葉下仍有新芽出土,所以可持續采摘,一般豐產期每畝收獲量可達800-1200kg。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員進行采摘時應小心,避免踐踏或碰倒其他的嫩莖。
2、荒山蕨菜栽培技術
(1)選地
長白山區荒山荒坡較多,總面積約3000多萬畝適合蕨菜的種植,將荒山變成蕨菜產地后,可以大大提高荒山的產出效益?;纳椒N植蕨菜應選擇半朝陽坡向,盡量避免正陽和正陰向,選擇坡度相對較緩,并且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區進行栽植。要選擇荒坡,以灌木草叢為主,樹木郁閉度不太高的緩坡地。
(2)整地
荒山種植蕨菜前要平行等高線(橫山),每隔60cm開出3m的種植帶,通過翻耕(或用鉤機)清出樹根及雜草,翻松土壤,中間60cm的隔離帶用作遮蔭和防止水土流失。
清理出的樹根樹枝等柴草干燥后可以運出作業區用于薪柴,也可以就地燒掉(就地焚燒時應注意防火,避免跑荒),焚燒后可以使植物體內的磷鉀養分歸還土壤,增加土壤的養分。
荒山栽植蕨菜整地可以在頭一年進行,第二年栽植前施肥(15:15:15的復合肥50kg/畝),施肥后用鎬頭耖一遍,將肥料翻入土壤同時去除雜草,整地后即可栽植。
(3)栽植與管理
荒山栽植蕨菜采用50× 50cm的株行距,刨坑15cm-20cm,將苗株直立栽入土坑底部,并且澆透水,保持土壤溫潤。栽植一個月以后適時除草。根系扎入土壤后追施5-7kg/畝尿素和3-5kg/畝硫酸鉀;每年春季地表化到3-5cm時,施用復合肥50-60kg/畝,施到田面后用耙子摟到土里。夏季(7-8月)追施尿素7-8kg/畝,硫酸鉀5-6kg/畝。有條件的每年秋季用落葉覆蓋3-4cm,以改良土壤保持水分。干旱季節要適時澆水,保持田面不干旱,澆水時可用高壓泵進行噴灑。
(4)采收
種植第二年即可以采收,具體的時間與方法和農田種植區的采收方法相同?;纳椒N植蕨菜達到豐產后,每年春天的收獲量可以達到350-450kg/畝,隨管理水平不同而變化。
3、蕨菜反季種植技術
(1)選地與整地
蕨菜反季種植的地塊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地塊,要求地塊平坦,整地和施底肥與農田種植整地相同。
(2)栽植
反季蕨菜要在冬季扣棚讓蕨菜萌發生長,因此,栽植時要和大棚相適應(留一個月--兩個月休眠期)。大棚選用6.5m寬鋼骨結構,棚高可采用2.5-3m。栽植時在棚的中間留作業道,作業道寬60cm,在兩側田面栽植蕨菜。栽植株行距采用30 ×50cm,即每平方米保苗5-6棵,每畝地保苗3300-4400棵。為能使反季蕨菜早日達到豐產期,種植密度要大一些,同時要在5月內移栽結束,充分利用當年的時間讓蕨菜生長,提高生長點的密度。
(3)管理
反季蕨菜的田間管理要按第2年達到豐產期來管理,栽植后要創造條件使之快速生長,增大密度。栽植1個月蕨菜緩苗后,將進行第一次追肥,追肥量為尿素7kg/畝,硫酸鉀5kg/畝 。8月下旬再次追肥,采用磷酸二銨15kg/畝,尿素10kg/畝,硫酸鉀10kg/畝,均勻撒到田面后澆水,將肥料溶解到土壤中。要保持土壤濕潤,夏季高溫期7天無雨即應澆水一次,雨季要防止積水。10月份蕨菜枯黃后,將老蕨菜地上莖割掉,每畝地施用磷酸二銨20kg,施肥后用耙子把肥料摟到土里,同時松土并去除多年生(二年生)雜草。當蕨菜長到了豐產期(第二年),于秋季將大棚骨架安裝好,上好塑料膜,等地面封凍蕨菜進入休眠后選擇適當時間將膜封上,保持溫度,棚溫要維持在20℃以上,白天最好能達到22℃。冬季氣溫較低時,要適時加溫,夜間溫度不低于10℃,保證蕨菜萌動生長。通常情況下可以在要出蕨菜前45-60天開始扣棚升溫,蕨菜嫩芽開始生長時棚溫不要超過25℃,避免過快老化。蕨菜扣棚后由于溫度高,地面失水較快,要經常噴水保持濕潤,避免大水灌溉造成地溫低影響蕨菜生長。
(4)施肥
棚栽蕨菜要在出苗10天左右施用NPK肥料各2kg/棚,溶到水里,配1:1000的溶液澆到田面,隨后噴水,使肥料能淋進土壤。
(5)采收
蕨菜采收方法與大田一致,保留1/4,采收3/4?;蚵撓挡墒?次停止采摘 。
(6)后繼管理
蕨菜采收后如果仍在生長,并且棚外溫度仍為零下,要保持棚膜覆蓋,不能馬上揭開棚膜,使蕨菜立即暴露于低溫下,否則正在生長的蕨菜會因寒冷而死亡。保持溫度(0-10℃),直到蕨菜進入休眠期后方可以揭開棚膜,讓溫度下降。春季要適時揭開棚膜,讓蕨菜正常生長,冬季已采收的蕨菜春季不可以再次采收,要正常施肥澆水,使之恢復常態,避免過多因營養消耗而死亡。經過反季生長后,蕨菜會有部分死亡缺苗,要視情況補栽,反季蕨菜最好經過一完整年復壯后第3年再扣棚生產。如果,想充分利用土地,可在棚內四周栽植,其他地方可種別種菜。
反季蕨菜價格會比正常生產高3-4倍,產量相當于陸地生產的80%左右,因此效益會比正常陸地生產高1倍以上,可以達到2萬元/畝/年以上,值得大家推廣種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