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過去農村人的生活不是太好,想要吃上大魚大肉是奢想,很多人只能去山林中尋找野菜充饑,那時候并不追求食物的口感,找到野菜后清洗干凈,直接放水里煮煮就吃了,就算不好吃也沒辦法,畢竟吃飽肚子才最重要。不過如今的生活水平提升,人們在飲食上有了更多的要求,很多人都渴望吃上天然、有機的蔬菜。而在這一觀念下,野菜也有了更多的市場,深受大眾的喜歡。
一、特性
很多農民也會農田里尋找野菜,再將其賣到市場中,這樣就可獲得一筆可觀的收益,今天要說的“貓爪子”就是如此,其實它的學名是蕨菜,只因外觀上長得如同貓爪才有了這個名字,它也有拳頭菜的美名。
蕨菜是多年生草本,根莖為黑褐色,長度為10cm左右,直徑為6-8mm,且保持橫向生長。其植株高度為一米左右,莖稈上有黃色絨毛依附,葉片呈現出羽狀,有分枝,葉緣內卷存在,葉柄長為20-80cm,表皮為褐棕色有光澤。每年夏季時,葉片中就會藏有生殖器官。
蕨菜在我國長江北部區域比較多見,一般在200-830米的山坡向陽地或森林陽光足量的地方可見,可很好的耐高溫,32℃氣溫下能生長,在零下35℃根莖也能平安過冬,而在15℃時蕨菜的生長速度最快,它的抗逆性強、對環境適應性也很強,在排水方便、土層肥沃、有機質足量的土壤中長得更好。
不過蕨菜不喜歡在陰潮地方生長,不然無法展開光合作用,葉片舒展也會受阻,反而更喜歡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存在。
二、價值
蕨菜的營養成分比較高,每100g中含有3.6g糖類、0.39g脂肪、0.43g蛋白質、0.45g有機酸,它所食用的地方,其實是沒有舒展的嫩葉嫩莖,可用來燒湯食用,食用前需要用上沸水進行燙煮,再放到冷水中除去異味,如此就可很好的食用,口感很是清香美味,再配上佐料,吃起來清涼爽口,讓人吃了后回味不已。
當然,蕨菜中的鈣鐵磷銅等成分也很多,還有蕨素、膽堿、18種氨基酸等,因此它也有著“山菜之王”的稱呼,其中的淀粉成分多達35-40%,可很好的滋補。而如今蕨菜也成了飯店的一道名菜,用上蕨菜炒臘肉、冬筍炒蕨菜都很美味,滿足大家的不同食用口感。
而這樣的一種美食,也大量出口日本,日本人對其很是喜歡,其價格也很高。不過前幾年,有專家表示蕨菜中有原蕨苷,這種成分可致癌,很多人聽了后不敢再繼續食用,難道蕨菜真的不能吃?
其實并不然,原蕨苷被列為二類風險物質,而在這一類目中還包括可樂、發霉生姜、薯片、泡菜、咖啡等,如果真較真的話,上面這些都不能吃,但很多人照樣天天喝可樂吃薯片。
其實原蕨苷在高溫焯水后就沒剩多少,只要不過量攝入就不會對人體有危害,更何況它本身致癌特性低。因此,大家沒必要太緊張,并不會對人體有什么危害,你怎么看呢?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